5月9日,华阴市正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在西岳庙三圣母殿院内,雨幕中静静伫立着一棵老槐树。老槐树长得很高,仰头望去,庙内的香火烟气顺着老槐树的树干一直向上爬,爬到树冠,爬到天边……
(资料图)
5月9日,华阴市西岳庙三圣母殿院内的老槐树“情槐”于雨中静静伫立
“老槐树又名‘情槐’,有着近千年树龄。”西岳庙工作人员任杰告诉记者。据传,这棵“情槐”是天上的槐树精,随着玉帝的三女儿三圣母一起来到了西岳庙。当时恰逢秀才刘彦昌到雪映宫题诗,相识了三圣母,老槐树见证了他们二人相识相爱的过程,并作为证婚人成就了这段天地姻缘。
“情槐”的故事说明
“自此以后,这棵‘情槐’作为媒仙就出了名,素有情侣远道而来,祈求‘情槐’见证爱情长久。”任杰说,“每月的农历初一和十五,来庙里参拜观看老槐树的游客都有很多。”
“来这里看看老槐树,希望老槐树能见证我们的爱情,祝福我们的爱情长长久久。”一对刚刚完婚的90后夫妻来到西岳庙参拜。
古树不仅见证爱情,也见证文脉的传承。
在韩城市古城文庙,有着39棵巍峨、挺拔的国槐和侧柏,它们历经千百年风雨沧桑,依旧郁郁葱葱,依旧生机勃勃。“其中大成殿院内的古柏最为年长。”韩城市博物馆馆长杨林贤告诉记者,“这棵古柏已经有1500岁了,因为树分五枝,像五根手指一样挺拔而出,树枝自然形成孔雀、仙鹤、鹿等动物的造型,因此被当地人称为‘五指柏’。”
韩城文庙的“五指柏”又名“五子登科柏”
“因形状得名的‘五指柏’还有一个名字,叫‘五子登科柏’。”杨林贤补充,“明朝时期韩城解家村有一户人家,有五个儿子,其中三个中了进士,一个中了举人,一个中了贡生,当地人称‘一母三进士,一举一贡生’。于是,这棵古柏就成了韩城文脉传承的象征,也就有了‘五子登科柏’之名。”
像“情槐”和“五子登科柏”这样的古树在秦东大地上还有很多。“渭南历史源远流长,前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树木资源。”渭南市林业局局长周家斌介绍,目前渭南全市共有古树名木2811棵,其中散生1564棵,群生1247棵。特级保护古树188棵,一级保护古树272棵,名木1棵。主要树种有国槐、侧柏、皂角,此外还有少量的文冠果、雀舌黄杨、合欢等,共计27科32属41种。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后人不应仅仅“乘凉”,更要利用好、保护好前人留下的丰富树木资源。
近年来,渭南市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全面保护、科学养护、依法管理、促进健康”方针,扎实做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保护管理和濒危衰弱古树抢救复壮、古树文化宣教等方面工作。
“我们成立了市级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古树名木技术服务专家组,协调推进落实保护管理责任和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先后印发了《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和转发《关于推进陕西省古树名木保护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文件,夯实古树名木管护责任。”周家斌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渭南市还按照《陕西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坚持属地管理、原地养护、依法保护、科学管护的原则,对古树名木实行分级保护,开展定期检查。“为了夯实古树名木的日常养护管理责任,我们签订管护责任书,使每一棵古树名木都有管护责任单位、责任人,确保及时掌握古树名木的生长情况。”周家斌说。
韩城文庙内的侧柏与国槐
渭南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遗产丰富,扎根在这片古老大地上的古树名木,是祖先留给后人最珍贵的自然遗产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刻录下当地自然环境变化,见证着渭南发展变迁。“下一步,我们要站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深入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进一步挖掘古树名木的文化价值,讲述好古树名木故事,传承好渭南悠久的历史文化,让古树名木在渭南大地根深叶茂。”周家斌说。
后记:只要古树还在 那一份思念和乡愁就在
采访中,记者来到了华阴市西岳庙三圣母殿,走进殿内,直端端就能看到这棵千年老槐树:古树站在雨中,站在香火腾起的烟雾里,被雨水浸润的斑驳树皮闪着微光,分散开的枝干上系着一条条红绸,每一条红绸上都写着人们的祝福与愿望。
西岳庙三圣母殿的香火旺,采访拍摄途中总能看到人们在老槐树旁边来来往往:有的人求缘,古树便予人以缘;有的人求平安,古树便予人以平安;有的人思念故乡,古树便成为了故乡……古树仿佛有灵,只要人们寄托古树些什么,古树便能回应些什么。当然了,古树不会说话,回应无声无息,仅仅是“你望向他,他回望你”,但我认为这已足够。在古树面前,大音希声——本应雄辩的语言变得苍白无力,只留人们的真情实感依寓其中。
离开西岳庙时,我心里隐隐有种感受,好像无论沧海桑田还是时代变迁,只要古树还在,外出远行的游子就仍能找到回家的路;只要古树还在,耄耋老人就仍能回想起孩提时代的快乐时光;只要古树还在,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地就在,那一份思念和乡愁就在。
来源|群众新闻网
监制|赵侠
制作|边磊
Copyright 2015-2022 南非导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13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